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9/5/21 10:02:11
工程機械行業向來被稱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從去年開始工程機械行業多個數據出現“暴漲”行情,今年的行業形勢將會如何發展?今年宏觀經濟又將是哪種走勢?5月15日下午,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湖南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工業報主辦的“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基礎件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華雅國際大酒店舉行,來自研究機構、行業以及企業的專家學者,就工程機械以及基礎件行業,宏觀經濟發展形勢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交流。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克林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歷經五年之久的發展低潮后,開始蓄力上行,2018年迎來了全面發展。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9大類工程機械主要產銷量同比增長25.5%,出口同比增長17.36%;12家重點企業營收同比增長15%,利潤同比增長85.4%,經濟效益增幅遠超營收增幅。但也要看到,工程機械行業還應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補齊高端關鍵配套件等技術短板。
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路耀華在論壇主旨報告中指出,今年第一季度開局良好,GDP、就業、CPI、國際投資四大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運行均處于合理區間。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6.5%,超過了預期。工業經濟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是產業結構的提升,數據表明,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了7.8%,快于整個工業1.3個百分點。目前我國制造業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個任務要求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雖然我國研發投入強度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目前工業企業的研發投入還遠遠不夠。能否在未來成為世界級的領先企業,研發投入是一個重要指標。如果不注重創新投入,急于求成,企業的榮耀也只能是暫時的。企業還是要在發展中保持定力,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凡事扎扎實實地去做。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信科集團總工余少華發表的“工業互聯網將全面升級傳統制造行業”的演講,圍繞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實現路徑以及亟待解決的問題,提供了大量珍貴的數據并進行全面分析,觀眾對此反響十分熱烈。他還特別指出,工程機械行業要進一步加深對工業互聯網應用的理解,加強信息化的融合改造,以增強全行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原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茅仲文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老專家,在題為“順勢而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創新圖強是關鍵”的演講中,強調指出當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瓶頸主要來自于國內市場的轉型,即國內市場由增量性需求逐步轉化為存量更新,因此企業發展與經營思維邏輯需要創新轉型,建立不同層次的自主創新體系。茅仲文還輔以大量案例,行業人士對此給予很高評價。
中聯重科助理總裁黃建兵發表了題為“中國企業集團化供應鏈管理的挑戰與啟示”的演講。他將企業供應鏈面臨的最大挑戰歸結為:集中采購的整體性弱,對外采購能力分散,采購效率低、成本高等難題。為此他建議:聚焦戰略采購,對現有工作有效延續,組織采購件重點分析及供應鏈組織策劃;組織能力協調,完善采購組織,并對關鍵人員培訓,配置信息化工具;形成“集采分購”,集采權限分配,形成協同機制設計改進運營效率。
徐工液壓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慶教介紹說,徐工為零部件產業發展制定了總體規劃,強調“核心零部件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在這一戰略指導下,徐工液壓專注液壓元件研發制造四十余年,年產液壓缸60萬米、液壓閥15000臺、軟硬管400萬件,2018年銷售收入16億元。未來,徐工一方面將以點帶面,讓引智成為產業突破的重要方法之一;另一方面將積極推進參與行業共建,協同解決行業共性短板。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Y14.5代表、SAC TC240(全國產品幾何技術規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俞吉長,從中美產品圖紙規范差異角度出發,重點介紹了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Y14系列標準的有關情況,為中國企業進軍海外市場提供了幫助。
廣州市新歐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起新介紹說,新歐是1998年在廣州機床研究所液壓機械工程技術服務部的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來的。至今20年的時間里,新歐的液壓試驗裝置經過多年行業應用以及多次更新,大大提高了其可靠性,獲得客戶廣泛認可。在工程機械行業,新歐已經成為世界頂級品牌如濰柴林德、挪威鮑爾液壓、日立建機等的供應商。目前,新歐在國內首次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液壓試驗臺,再次大幅提升液壓試驗臺數據安全可靠性,將對液壓實驗技術進步產生重大影響。
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管洪杰,鄭州機械研究所主任陸軍,山東濟寧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景平,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民,玉柴通機動力事業部副總經理伍勇,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等領導和專家,以及來自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企業家代表、媒體記者等200多人一同出席了此次論壇。